| Wii初步了解 | |||
| Wii是任天堂在2006年推出的新一代电视游戏机,除了拥有新玩法的创新手柄外,同时也可以玩以前老游戏机的游戏,包括FC(可能为更多的玩家所熟知的一个名字是:小霸王)、MD等上面的经典游戏――《马里奥》《魂斗罗》《索尼克》等等。 | |||
| Wii基本信息 | |||
| 主机名称 | Wii | ||
| 发行厂商 | 任天堂/Nintendo | ||
| 发售日期 | 【美国】06年11月19日 | 【日本】06年12月2日 | 【欧洲】06年12月7日 |
| Wii主机售价 | 【美国】249.99美元(约1980人民币) | 【日本】25000日元(约1700人民币) | 【欧洲】249欧元/179英镑(约2500/2670人民币) |
| Wii游戏售价 | 【美国】49.99美元-59.99美 | 【日本】4800日元-6800日元 | 【欧洲】$49-$59欧元 |
| 虚拟游戏售价 | FC:500点数/SFC:800点数/N64:1000点数(1000点=10美元) | ||
| 支持人数 | 1-4 | ||
| 标准配置 | Wii 主机×1、Remote感应控制器 附带皮带×1、Nunchuk梭型专用手柄×1、Wii 专用 AC 适配器×1、Wii 专用 AV 线×1、Wii 主机专用台×1、Wii 主机专用辅助金属板×1、Wii 专用感应器×1、感应器支架×1、AA碱性干电池×2、《Wii sports》×1(美版/欧版) | ||
| 官方配件价格 | |||
| Remote动作感应控制器 | 【美国】$39.99美元 | 【日本】3800日元 | 【欧洲】$39欧元 |
| Nunchuk梭型专用手柄 | 【美国】$19.99美元 | 【日本】1800日元 | 【欧洲】$19欧元 |
| Classic Controller经典手柄 | 【美国】$19.99美元 | 【日本】1800日元 | 【欧洲】$19欧元 |
| 电源适配器 | 【日本】3000日元 | ||
| AV线 | 【日本】1000日元 | ||
| S端子线 | 【日本】2500日元 | ||
| D端子线 | 【日本】2500日元 | ||
| 分量端子线 | 【日本】2500日元 | ||
| SD官方记忆卡(可使用其他品牌) | 【日本】3800日元(512MB) | ||
| 局域网连接器 | 【日本】2800日元 | ||
| 主机规格 | |
|
|
|
| CPU | IBM Broadway |
| 以 PowerPC 750CL为基础,提高性能并降低功耗 | |
| 90纳秒生产工艺 | |
| GPU | ATI Hollywood |
| 集成3MB eDRAM | |
| 搭载24MB 1T-SRAM显存 | |
| 标准输出480i及480p,对应16:9宽屏幕画面 | |
| 带宽3.9GB/s | |
| 90纳秒生产工艺 | |
| 系统内存 | 64MB GDDR3 |
| 带宽4GB/s | |
| 网络协议 | IEEE 802.11B/G |
|
任天堂自定协议,与NDS连机用 |
|
| 支持通过适配器连接有线网络 | |
| 提供Nintendo WiFi Connection和 WiiConnect24 | |
| 可选Opera浏览器 | |
| 支持媒体 | |
| 外部存储器 | 512M内置闪存 |
| 可保存存档及下载内容并可直接从中启动程序 | |
| 可保存多媒体资料 | |
| 可通过SD卡扩展容量 | |
| 光盘驱动器 | 支持12cm Wii光盘 |
| 支持8cm GameCube光盘 | |
| 吸入式光驱 | |
| Wii光盘容量4.7GB(单层) / 8.5GB (双层) | |
| 外部存储设备 | SD卡 |
| 虚拟主机 | |
| 模拟下载服务 | FC(NES) SFC(SNES) N64 MD PC-E |
| 光盘模拟 | GameCube |
| 兼容设备 | |
| Wii控制器 | 最大连接数4 |
| GC控制器 | 最大连接数4 |
| GC记忆体 | 最大连接数2 |
| USB2.0 | 最大连接数2 |
| SD卡插槽 | 最大连接数1 |
| AV输出接口 | 最大连接数1 |
| 感应棒接口 | 最大连接数1 |
| 其它 | |
| 可下载 Nintendo DS 游戏的试玩版 | |
| 主机带有风扇 | |
| 支持各国游戏分级系统* | |
| 游戏执行时功耗低于 50W,待机时功耗低于 5W | |
| 手柄规格 | |
|
|
|
| 动作感应控制器 | 无线控制器 |
| 梭型专用手柄 | 类比摇杆,可与Remote相连 |
| 最多连接数 | 4 |
| 有效距离 | 距离电视5米内 |
| 动作感应控制器 按键 | 指示器(Pointer)/运动传感器(Motion sensor)/主机电源开关键/A、B、十字键/+键、-键、Home/1、2 键 |
| 梭型专用手柄按键 | 运动传感器(Motion sensor)/类比摇杆/C、Z 键 |
| 动作感应控制器附带机能 | 震动/扩音器/连接周边/Player indicator |
|
|
|
| 经典手柄 | 有线控制手柄 |
| 最多连接数 | 4 |
| 经典手柄按键 | a、b、十字键/X、Y、L、R、ZR、ZL键/L、R键、类比摇杆/+键、-键/Select、Home、Start键 |
| Connect24 相关介绍 |
| 所谓“Connect24”是任天堂提供的一项24小时网络连接服务。通过这种服务,任天堂可以利用夜间的时间为用户发送产品信息、NDS每月游戏试玩、游戏广告等。当玩家们早上一觉醒来,就可以在自己的Wii主机上查看任天堂发送的信息,然后还可以把在Wii上下载的试玩直接传输到NDS上。当然,任天堂的游戏零售商也将会提供这种服务。任天堂计划推出的“24小时连接服务”是专门为Wii提供的一种特殊的下载服务,其基本原理就是在Wii关机后依然能够以极低的能耗保证连接到网络并随时接收来自开发商提供的信息。椐社长岩田聪介绍,Wii在通常情况下的耗电量不足50W,而在“24小时连接状态”下的耗电量只有5W左右,相当于一个节能小灯泡,由于发热量很低所以风扇也无须运转,因此将会十分安静。所以“Connect24”是一项便利的节能环保服务。 |
| Remote 动作感应控制器 相关介绍 | |
|
|
|
| 供电只需两节AA电池 | Wii的独创分离式控制器无需外接供电,只要两节AA碱性电池便可完成30-60小时的续航工作时间。 |
| 两种不同的动作感应模式 | 分离式控制器的动作感应模式将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感受操作者手部平移、旋转、倾斜等动作的传感器;另外一个就是能像电脑鼠标那样进行精确指向、瞄准的空间捕捉器。这种模式也叫“精确瞄准功能”。通常情况下,两节AA电池在精确瞄准功能下的工作时长为30小时左右,而在普通传感功能下可以达到60小时左右。 |
| 控制器中附带内存 | 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提到了控制器内将提供6KB的记忆存储空间,但其具体作用还尚未公布。不过结合扬声器可以想到的是,这种存储功能可以将某些声音记录下来并反复播放。 |
| 同步信号确认 | 用户在游戏之前若要进行控制器与主机的连接,首先需要按一下主机上的同步键(SYNCHRO),然后找到并按下隐藏在Wii手柄电池盒内的另一个同步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连接主机与控制器间的同步讯号,同时主机将为每一个控制器提供一个独立的无线ID号码。另外官方公布的另一个同步信号确认方法是,同时按下遥控器上的“1”键和“2”键。 |
| 可通过指使灯查看剩余电量 | Wii控制器上的LED指使灯有两个作用:一是表明目前玩家的手柄是否与主机相连,1P玩家是最左边的1号指示灯亮,2P玩家是2号灯亮,依此类推。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显示手柄电池的剩余量。如果剩余电量达到75%以上,那么在启动时手柄上会有四盏指使灯闪烁;在50%-75%之间则有三盏灯闪烁;两盏灯意味着只有25%-50%的电力;少于25%时则只有一盏灯在闪。 |
| 抗干扰与校准 | 官方确认一些外界因素可能会影响控制器瞄准的精确度,如荧光灯、卤素灯这类光源设备,以及塑料、镜子等。要消除干扰现象,必须用感应棒对手柄的X、Y两轴座标进行确认校准。我们直观上觉得手柄能对着电视瞄准,实际上是感应棒与手柄之间的互动信息经过转换,并传送到电视上来实现的。 |
| 主机各部分图解 |
|
吸入式光驱 |
|
|
|
Wii将采用自动吸入碟片的读取方式,只要轻轻贴近入口,机器会自动吞下碟片。这是任式家用主机首次采用的嵌碟方式。相比较之前NGC的开盖方式,它对光驱的保护更加直接。 |
|
主机正面构图 |
|
|
|
主机正面按键从上至下分别为:POWER开关键、RESET复位键、EJECT弹出键。中间的插槽为SD闪存卡专用接口。 |
|
主机顶部构图 |
|
|
|
主机顶部插槽分别为:NGC控制器接口×4、NGC专用记忆卡接口×2。 |
|
主机背部构图 |
|
|
|
主机背部设施从上至下分别为:USB高速接口×2、散热孔、控制感应器接口(红色)、输出端子线接口、电源线接口。 |
|
主机电源 |
|
|
|
与主机呈同一色系,相比较PS3和Xbox360电源则小不止一倍。 |
|
控制器感应器 |
|
|
|
用于感应操作者的空间运动,必须放在电视机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棒长约20厘米,两端各有一个感应器。 |